3dsjs

Aibuild携手Generative Machine推出5轴桌面级3D打印系统,推动智能增材制造新突破

Aibuild携手Generative Machine推出创新的5轴桌面级3D打印系统,将智能自动化与高精度机械设计深度融合。该系统突破传统三轴打印限制,实现多方向打印与无支撑成型,显著提升表面质量与结构强度。凭借Aibuild的软件自动化与Generative Machine的硬件创新,此次合作加速了智能增材制造技术的普及,为桌面3D打印带来工业级精度与灵活性。

Aibuild 与 Generative Machine 合作推进 5 轴桌面级增材制造

总部位于英国的 3D 打印软件开发商 Aibuild 与机器人工程初创公司 Generative Machine Company 建立合作,推出了一款增强型桌面 3D 打印系统,使 5 轴增材制造触手可及,面向更多小型用户。此次合作将 Generative Machine 的硬件设计与 Aibuild 的自动化软件相结合,实现了机械精度与智能过程控制的融合。

传统的桌面 3D 打印机由于仅限于三轴运动,往往难以处理悬垂结构和复杂几何形状。该机器人初创公司的 5 轴熔融丝材制造(FFF)平台通过让打印头和打印平台能够多方向运动,克服了这些限制。扩展的运动范围使得零件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打印,从而减少或消除支撑结构的需求,获得更平滑的表面和更强、更一致的成品。

Aibuild 的首席运营官兼联合创始人 Michail Desyllas 表示:“我们与 Generative Machine 的解决方案代表了下一代硬件设计与智能软件自动化的激动人心的融合。他们在 5 轴打印方面的创新方法,与我们先进的自动化能力相结合,将为复杂几何结构以及多方向原型制造和生产解锁新的可能性,而这些在传统桌面系统上是无法实现的。”


5 轴桌面 3D 打印系统。图片来源:Aibuild。

将软件智能融入硬件

此次合作延续了 Generative Machine 与 Autodesk 之间早期的开发工作。2025 年 2 月,Autodesk 展示了这家英国初创公司如何在 Fusion 360 软件中完全设计并工程化其 5 轴 FFF 3D 打印机。通过生成式设计与参数化建模工具,团队优化了打印机的框架与运动系统,在强度、重量与精度之间取得平衡。该项目还整合了 Duet3D 的生态系统,以实现高精度的五轴运动控制同步,为机器的机械可靠性奠定基础。

随着 Aibuild 的加入,项目重点从硬件开发转向智能自动化。Aibuild 的软件引入了诸如参数化切片、自动路径生成以及多轴打印优化等功能,使打印机能够以最少的人工干预处理复杂几何结构。这一整合有效地弥合了先进工业系统与紧凑型桌面格式之间的差距。

此次合作标志着增材制造行业更广泛的趋势——向更易获得、由软件驱动的生产模式转变。通过结合 Aibuild 的自动化专长与 Generative Machine 的工程设计,双方旨在为小型用户提供工业级的精度与灵活性。

Aibuild 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Daghan Cam 表示,这一新合作体现了让增材制造技术更普及的愿景。“通过将我们的软件与 Generative Machine 的创新 5 轴硬件相结合,我们正在让新一代制造者和生产者能够突破桌面级增材制造的极限。”

Aibuild 与 Generative Machine 将在 Formnext 2025 展会 上进行展示,展位为 12.1 B79。Generative Machine 还将在 Aibuild Industry Insights Live 上于 11 月 19 日星期三上午 11:00 进行演讲。

最新桌面级 3D 打印机发布

除了 Generative Machine Company,美国 3D 打印机制造商 LulzBot 推出了 TAZ 8,这是一款为工业环境开发的 FFF 桌面级 3D 打印机,专为需要稳定输出和高机械可靠性的用户而设计。

目前已可订购的 TAZ 8 面向需要可靠 3D 打印系统的用户,这些用户通常需应对重复任务、多种材料以及持续生产需求。该打印机能够胜任功能性夹具、耐用原型和制造辅助工具的生产。TAZ 8 结合了结构强化与用户导向的特性,以支持日常生产应用。

另一方面,中国 3D 打印机制造商 Bambu Lab 推出了全新的 P2S 桌面 3D 打印机,旨在将其旗舰 H2 系列 的先进自动化技术引入更小巧、更实惠的平台。售价为 549 美元,该打印机配备 5 英寸触摸屏、AI 驱动的打印监控系统以及 1080p 摄像头,用于远程监控。

关键升级包括可快速更换的喷嘴组件、具备实时堵塞检测功能的 8.5 公斤伺服挤出机,以及用于自适应挤出控制的 Auto Flow Dynamics 技术。其 Adaptive Airflow 与碳过滤系统优化了材料性能与安全性,同时 AMS 2 Pro 集成实现了带有主动干燥功能的多材料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