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Thineer 最新案例展示了无预备 3D 打印氧化锆贴面在牙科美学修复中的突破。36 岁患者因牙齿磨损、咬合不稳与色差问题,选择在不磨牙、不做正畸的情况下完成微创治疗。经过数字化设计与精细工序,仅用 4 小时即完成 16 颗氧化锆贴面粘接,实现自然亮白与咬合平衡。该成果凸显 3D 打印在牙科修复领域的高效性与耐久性,为追求美观与功能并重的患者提供新选择。
波士顿微型制造公司(Boston Micro Fabrication)的牙科业务部门 UltraThineer 记录了一例使用免预备 3D 打印氧化锆贴面治疗 36 岁患者的案例,该患者同时面临美学和功能上的挑战。
患者表现出前突(overjet)增加、牙色从 A1 到 A3 的色差、前牙排列不齐,以及与严重磨牙史一致的磨耗。为追求更明亮、统一的笑容,患者希望采用一种避免正畸和牙釉质去除的微创解决方案。临床检查确认了普遍性磨耗、变色以及咬合不稳。
在包括 X 光片、摄影和数字扫描在内的全面诊断工作后,制定了 16 颗免预备贴面的治疗方案,上颌十颗,下颌六颗。最终设计采用 BL3 色阶统一外观,同时保留笑容的自然特征。在纽波特比奇牙科工作室(Newport Beach Dental Studio)的 Dr. Tai Ha 协助下,对上颌前牙进行了细微调整,以改善对称性,而不改变患者牙齿的个体特征。
术前笑容显示出前突、色差和前牙磨耗,UltraThineer 贴面前的情况。照片来自 UltraThineer。
功能与美学效果的平衡
由于磨牙症会影响长期修复的成功,因此在咬合和功能稳定性方面给予了特别关注。传统的瓷贴面通常需要去除牙釉质,这可能削弱粘接面,并在强大咬合力患者中影响效果。
超薄氧化锆贴面使团队能够在保留牙釉质的同时实现持久的粘接。数字化笑容设计使得对排列和对称性的控制性修正成为可能,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符合患者希望获得自然而非完全统一笑容的偏好。
临床程序从不同粘接剂的比色试验开始,随后进行超声清洁,并用氢氟酸对贴面进行蚀刻。之后,它们经过硅烷偶联剂和粘接树脂处理,再进行粘接固定。在牙面上,准备过程包括抛光、微蚀刻、磷酸蚀刻以及粘接剂的应用。
贴面使用永久性粘接剂就位,先进行点固化以获得稳定性,然后完全光固化。多余的粘接剂使用手工器械仔细去除,以保持边缘完整性,避免在贴面边缘使用任何旋转器械。整个过程包括就位、粘接剂清理、咬合调整和 X 光验证,总共约 4 小时。修复交付后,强调采取保护措施以确保修复体安全。
患者被转介进行睡眠监测,以调查与副功能活动相关的潜在睡眠呼吸障碍,并被处方夜间佩戴的咬合护牙器。这些措施被认为是降低贴面崩裂或失败风险、支持治疗持久性的关键。
最终结果结合了排列、色泽和整体笑容和谐度的改善,同时保持了保守性的治疗方式。在强调治疗成果时,该案例展示了免预备氧化锆贴面在详细诊断、数字化规划和跨学科护理的支持下,如何在复杂患者中同时满足美学和功能的需求。
3D 打印进入更广泛的牙科实践
UltraThineer 的案例为不断增长的研究提供了新实例,探索了 3D 打印如何在兼顾美学与功能的精确性上支持贴面及其他修复。
在 2024 年芝加哥 LMT Lab Day 上,奥地利陶瓷 3D 打印公司 Lithoz 展示了其与 Ivoclar 合作开发的最新二硅酸锂材料,该材料由 IPS e.max 粉体制成,可实现大规模、患者个性化修复。
利用其基于光刻的陶瓷制造(LCM)工艺,该公司展示了薄至 0.3 毫米的 3D 打印贴面以及模仿自然半透明性的牙冠。据称,一台 CeraFab System S65 Medical 打印机可在一次运行中生产多达 50 个修复体,或每天生产 350 个,达到零材料浪费,并实现传统方法八倍的效率。
去年,Formlabs Dental 获得了美国 FDA 510(k) 对其纳米陶瓷填充生物相容性材料 Premium Teeth Resin 的批准。凭借该批准,美国牙科专业人员如今能够 3D 打印临时修复体,包括贴面、牙冠、嵌体、覆盖体以及多达七单位的桥体,与欧盟已授予的批准保持一致。
该树脂兼容 Form 3B+、Form 3BL 和 Form 4B 打印机,旨在复制天然牙齿的半透明性和乳光效果,同时适应每位患者的解剖结构。在一个案例中,仅用 16 分钟便使用 Form 4B 系统制作出一个临时覆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