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铁路公司 Deutsche Bahn (DB) 正式采用 3D Spark 的 CO₂ 报告工具,将其集成到增材制造(3D 打印)零部件生产流程中,实现实时碳排放评估。相比传统 LCA 工具需数日出结果,3D Spark 平台可在上传 CAD 文件后即时提供制造成本、交付周期及碳足迹分析,精度可达 ±10%。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 3D 打印零部件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还帮助 DB 满足欧盟 CBAM、CSRD 等碳排放合规要求,推动交通出行领域的绿色转型。
德国铁路公司批准 3D Spark 的 CO₂ 报告工具用于备件生产
德国铁路运营商 Deutsche Bahn (DB) 已批准 3D Spark 的二氧化碳(CO₂)报告工具,并将其整合到增材制造(AM)工作流程中,此前已验证过其准确性。
这一决定反映了行业更广泛的转变:制造商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以更快、更精确的方式衡量和披露排放数据。
这种压力来自不断演变的监管环境。在欧洲,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和排放交易体系(ETS)等措施正在加强对工业排放的监管。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提出新的气候信息披露规则,加利福尼亚州也推出了《气候问责方案》。在这些国家层面的努力之外,包括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reenhouse Gas Protocol)和科学碳目标倡议(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在内的全球标准也在为一致、透明的报告设定预期。
“在 Deutsche Bahn 推行 3D Spark 的 CO₂ 平台带来了显著益处,它提升了我们在可持续发展驱动决策中的能力。该工具能够基于高质量估算提供稳健的实时 CO₂ 报告,支持我们在降低环境影响的同时优化效率。”DB 增材制造负责人 Arvid Eirich 表示。
一列 Deutsche Bahn 高速列车与 3D Spark 和 DB 的标志并列。图像来源:DB。
为 AM 自动化碳数据
为保持步伐一致,DB 确立了三大优先事项:一是对每一个 3D 打印零件实现碳排放评估的自动化;二是确保排放数据能指导制造技术的选择;三是简化报告流程,以避免合规要求拖慢决策进度。
用传统方法实现这些目标非常困难。生命周期评估(LCA)工具如 Sphera GaBi、Ecoinvent 或 SimaPro 虽能提供准确结果,但需要大约 8 小时专家输入,并且产出结果需 3-5 天。它们价格昂贵,需要专业培训,而且并非为增材制造而设计,因此不适合日常生产需求。
3D Spark 的平台正是为消除这些障碍而设计。当团队上传 CAD 文件、PDF 或元数据时,系统会同时评估可制造性、成本、交付周期和 CO₂ 足迹。
排放量被细分为材料、制造过程和后处理步骤。与传统工具不同,这些计算是自动化并实时交付的,报告的精度为 ±10%。
对 DB 来说,这意味着过去需要数天才能获得的碳数据现在可以即时获得,并直接整合进现有工作流程。通过消除对外部软件和顾问的依赖,公司降低了成本,同时让工程师能够在不打断生产计划的情况下,将环境影响与技术可行性和成本一同考虑。
采用这一工具预计将增强运营效率和合规性,同时推动公司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承诺。
3D Spark 平台仪表板视图,显示了 DB 增材制造业务中的成本、时间和 CO₂ 节省情况。图像来源:DB。
交通领域的可持续 3D 打印
交通领域的可持续增材制造通过仅使用所需材料生产轻量化、高效部件来减少浪费和排放。如果实施得当,它还将通过本地化、按需生产和维修来增强循环供应链,从而降低运输影响并延长部件寿命。
两个月前,宝马集团宣布通过利用回收的 3D 打印废料生产功能性工具和生产辅助装置,推动其循环经济发展。在德国的增材制造园区及其他工厂,剩余粉末和废弃部件被加工成 FFF 所用的丝材和 FGF 所用的颗粒料。
这些材料随后用于打印定制夹具和装配工具,例如转向杆导向器、装饰面板支架和磁性螺钉固定器,从而提升效率、减少停机时间、降低成本并改善工作场所的人体工程学。该项目每年可处理多达 12 吨废料,并在全球宝马工厂范围内标准化质量和培训。
早在 2020 年,跨国汽车制造商雷诺宣布在巴黎附近的弗林工厂建立“再工厂”(Re-Factory),专注于可持续汽车生产和循环经济实践。该工厂被改造为翻新车辆、回收材料以及在原厂零件不可用时提供 3D 打印备件的中心。
工厂围绕四大业务板块组织,目标是每年翻新超过 45,000 辆汽车,平均周转时间为 6 天,其中包括配备翻新电池的电动汽车。雷诺还设定了到 2030 年实现碳负排放的目标,并建立了一个增材制造中心,用于原型化备件和支持预测性维护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