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电影协会国家档案馆(BFI National Archive)引入Formlabs Form 3L大型3D打印机,用于再造停产设备零件及开发原型组件,包括胶片卷轴、间隔器和导向件。结合EinScan Pro HD 3D扫描与SolidWorks建模,打印出的高精度树脂部件经Form Cure L固化,具备优异机械性能与稳定性。该技术不仅保障珍贵胶片文物的可持续保存,也推动影视档案保护方式的创新与发展,彰显3D打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价值。
英国电影协会国家档案馆(BFI National Archive),由英国电影协会管理的影视档案馆,使用 Formlabs Form 3L 大尺寸3D打印机(于2022年购入),来再生产已停产的设备零件并开发原型组件,包括胶片卷轴、胶片芯、间隔器和导向件。
Formlabs Form 3L。图片来源:BFI National Archive。
这一流程始于 EinScan Pro HD 3D 扫描仪,它能够捕捉现有零件的精细模型。随后这些模型会在 SolidWorks 软件 中被优化处理,再通过 Form 3L 打印。该打印机利用光聚合树脂和 低力立体光刻(LFS)技术,实现高质量的表面光洁度与尺寸精度。
经过 Form Cure L 的后处理,可以确保组件在承受机械应力或环境挑战时,具备最佳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该打印机还被用于原型制作,例如2英寸录像带清洁器的导向滚轮,先通过树脂原型进行验证,再进一步投入金属生产。
“采用 Formlabs Form 3L 完美融合了保存与创新。通过利用3D打印,我们不仅确保了无价的电影文物能够为后世继续保存,同时也推动了档案技术的前进边界。”BFI 表示。
3D打印如何影响艺术
在2022年,伦敦大学学院(UCL) 的研究人员结合X射线成像、人工智能和3D打印,重现了梵高遗失的画作《两名摔跤者》。他们与艺术家 Jesper Eriksson 合作,利用X射线检查现有画布下的颜料层。随后,这些数据通过一个在梵高风格上训练过的AI算法处理,生成一个反映缺失艺术作品的3D模型。
在 Texas Through Time 博物馆,档案人员利用3D扫描对史前掠食者的化石遗骸进行数字化保存,从而确保这一脆弱标本的长期可访问性。在西班牙,国家考古博物馆 使用同样的技术,制作了 San Pedro de la Dueñas 拱门 的精确复制品,既有助于保存,也便于公众参与。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 则展示了一艘19世纪木船的3D打印复制品(于2021年出土),展现了增材制造如何支持历史解读并提升教育体验。